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的处理办法
金华金东刑事律师
2025-06-13
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的处理办法主要是指当发生交通事故后,驾驶员未履行如救援、报警等义务,而是选择逃离现场。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被视为严重违法,并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和行政处罚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134条及相关司法解释,肇事逃逸的情形包括:1.事故后驾驶员未停止车辆、未采取必要措施救助伤者,或者未报警,而是逃离现场;2.事故导致人员死亡或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下,驾驶员刻意逃避法律责任。这种情况下,肇事逃逸将被视为加重情节。对于肇事逃逸的处罚,刑法规定:如果因肇事逃逸而导致人身死亡或其他严重后果,驾驶员可能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;如果是特别严重的情形,则会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。此外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92条,肇事逃逸还将导致驾驶员被吊销驾照,并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是受害者自己或其家属帮助掩盖真相,也可能构成犯罪,比如帮助犯人逃避法律制裁,这在刑法中有相关规定。因此,无论何种情况,肇事后应立即报警并履行法定义务。最后,即便驾驶员选择逃逸,受害者及其家属仍然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,包括要求赔偿和进行刑事诉讼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134条: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财物、强奸妇女或者醉酒纵火等严重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;情节较轻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135条:犯前款罪,致人重伤、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,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;致人死亡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,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。加重情节下,依照本法有关规定从一边量刑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92条: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,驾驶员未履行如救援、报警等义务,而是逃离现场的,将被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,并吊销其驾驶证;构成犯罪的,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。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
上一篇:崇明区交通事故诉讼程序指南
下一篇:暂无 了